·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2日汛情通报汛期出游安全需要注意的几点哈铁局临时调整加开2对旅客列车 恢复部分线路旅客列车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1日汛情通报教育部15日起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20日汛情通报防汛防灾知识洪水过后需防范皮肤病黑龙江开辟绿色通道 防汛车辆免费通行黑河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8月19日汛情通报
“小麦盖大被,搂着馒头睡”。粮价的抬头,“一免两补”政策的实施,加上小麦播后的一场瑞雪,使鹤山农场的小麦养殖户们,去年春天从心灵深处掠过了一道久违了的希翼之光。然而,五六月份持续两个月的“掐脖旱”却再次造成了全场小麦全面积大幅度减产。多年的农谚已不再灵验,升起的希望再次变得渺茫……
2004年,九三分局相当一部分农场种植的小麦又因干旱而普遍减产,这已是该分局连续6年小麦减产减收。小麦的连年歉收严重挫伤了种植户的积极性,致使小麦种植培养面积难以按计划落实,一些职工即便种植小麦也不寄希望于赚钱,而是抱着为下年种大豆“调茬口”的无奈心态。曾担当东北旱作农业区种植业“主角”的东北春小麦缘何遭到冷遇而成了“配角”呢﹖
九三分局属旱作农业区。建局以来,春小麦作为大豆的黄金搭档,曾有过“当家人”的荣耀,但是近几年却也经历了被冷落、遭遗弃的悲伤和凄惨。据农业部门介绍,小麦受冷遇的重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导致的“掐脖旱”扼住了小麦的咽喉。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近几年,干旱北移已成为当地的气候趋势;荒山荒坡的过度开垦使本来就极为有限的生态环境对气候的调解功能已走向衰退,“十年九春旱”成为制约当地小麦生产的致命因素。气象资料显示:1999年至2003年的5年中,九三分局年均降雨量为390毫米,且大多分布在八九两个月,而小麦生理发育迫切地需要水的五六月份五年平均只有34毫米,不足小麦正常生长需要水量的一半,严重的春旱造成小麦产量锐减,5年中九三分局小麦平均单产只有337斤,其中最高的1999年为394.9斤,最低的2003年只有278.2斤。
另一方面是市场低迷导致小麦身价下跌。受市场因素影响,5年来小麦价格持续低迷,最低的1999年每斤只有0.45元左右;最高的2003年尚未突破0.60元。
由于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下,在利益的驱动下,“弃麦逐豆”便成了种植户们的必然选择。为了遏制小麦面积下滑的趋势,分局、农场的“头头”们挠着脑袋想“道道”,有的农场种小麦给补贴;有的农场给小麦定保护价;有的农场干脆把多年重茬的豆茬收回,由农场直营小麦……分局、农场无论如何煞费苦心,然而作为种植户,决定其取舍的只有“利益”二字,有时即便牺牲长远利益来换取眼前利益也在所不辞。在市场机制和行政行为的角逐中,行政措施没能从根本上遏制小麦面积的下滑,资料表明,5年中九三分局小麦养殖面积已由1999年的130万亩锐减到2003年的38万亩,仅为农作物总种植培养面积的12.4%。
随着种植户们将“弃麦逐豆”的短期收益大把大把地揣进腰包,他们也开始切身地感受着那潜在的危机正在变成现实……
小麦面积锐减,“此消彼长”使大豆面积“疯长”,尽管增加了经杂饲的种植培养面积,但大豆面积的激增给科学轮作带来的压力,一直压得“头头”们喘不过气来。到2004年,全局种植大豆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2.1%,其中重茬3年以上的大豆面积达8.26万亩。实践表明大豆重茬的危害主要有:
危害之一,大豆重茬必然减产。同等条件下,大豆每重迎茬一年,理论上自然减产至少在5%~10%。
危害之二,大豆重茬易造成草荒。由于豆茬地不能像麦茬地那样进行有效的“夏草秋治”,导致下年杂草基数大,易造成草荒。
危害之三:重茬大豆病、虫害多发。由于连续重茬种植大豆,导致土壤中病原微生物增多,土壤环境恶化,菌核病、根腐病等病害和食心虫、红蜘蛛等虫害的发生逐年加重。
2004年九三分局豆播条件特殊,播种时涝,出苗后旱,特别是重茬大豆草苗齐长。一些农场迫于农时前期抢播,出苗后土壤形成了一层硬壳,种植户们因怕伤苗而铲趟不得,为了控制草荒,只好一遍遍地给“小药”,“小药”药懵了杂草,也药蔫了豆苗,加上持续的干旱,豆苗干巴巴地不爱长。中耕季节,来势凶猛的红蜘蛛,把豆田祸害出一块块秃疮。一遍遍地撒药,一茬茬地灭草、灭虫,增加了大豆成本,据鹤山农场生产科人员介绍,今年仅撒药一项全场每公顷大豆就比去年平均增加成本200~300元。连续重茬的负面影响已给大豆的增产增效设下了一道道难关。
农场和种植户在小麦种植上陷入了两难境地。种吧,风险太大怕赔钱;不种吧,调不开茬口,轮作难。人们思考、探索着各种各样的破解办法,有的提出扩大玉米;有的提出做大经杂作物……尽管这些都是调整种植业结构、解决耕地轮作的积极办法,但无论怎样,对春小麦片面否定和轻易放弃的观点和做法都显得过于轻率。
首先,从九三分局农业生产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春小麦生在这片黑土地,长在这片黑土地,虽然面临着“掐脖旱”的严重威胁,但就其生理特点而言,总体上适宜于黑土地气候环境仍然不可改变。对于黑土地的人们来说,小麦就像自家的孩子一样,从“习惯、秉性”到“侍弄方法”都轻车熟路,这是其他经杂作物所无法比拟的。
另外从春小麦的市场形势来看,我国已成为粮食进口大国,粮食的有效供给已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国家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刺激了小麦价格的上扬,目前小麦市场价格已升至每公斤1.4元左右,价格的上扬和国家补贴政策的出台已使种植小麦的风险大为降低,据了解,今年鹤山农场每公顷小麦的保本点在2.2吨左右,较5年前降低了1吨,综合的看,当前旱作农业区的小麦生产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抓住当前机遇,抓好小麦生产仍然是黑土地突破轮作困境的最有效途径。
采取生态措施,改善春小麦生长环境。从长远看,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仍然是搞好小麦生产的基础工作和常规措施。一方面加大植树种草,围堤建塘的力度,调节和改善旱作农业区的小气候。另一方面,推广应用少免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做好春旱秋防和秋雨春用,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采取行政措施,保证小麦种植计划落到实处。在对小麦种植培养面积进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政策,合理对小麦养殖户进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小麦的农保赔付力度,降低种植小麦的风险,调动种植户的积极性,保证种植计划落到实处。
采取市场措施,增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对小麦生产的拉动能力。通过加强粉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建设,提高对小麦的吸收消化能力;运用市场机制使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和种植户之间建立起双方自愿的契约关系,化解种植户的市场风险。
尽管当前的小麦生产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一定的风险,只要人们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春小麦一定会春光再现黑土地,就一定能闯出结构调整的困惑。
上一篇: 狠抓土壤改良 实现“两减三增”
下一篇: 热ྂ热ྂ 下周重庆40℃+或将接连上线